◎本报记者 代小佩
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生物制造复杂器官,面向产业的智能无人系统自主能力评测系统建设……7月6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30个重大问题难题涉及先进材料、信息科技等学科。
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连续8年组织开展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集智攻关,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遴选重大问题难题的标准是什么?发布重大问题难题有哪些意义?参与本年度重大问题难题遴选的科学家就此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
入选问题难题应具备8个特点
在本年度重大问题难题终选会上,23名科学家齐聚一堂,针对入围的问题和难题阐述推荐理由。记者发现,不同学科领域问题遴选标准各有侧重。
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特点在于目标导向明确。江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说,这类问题的解决往往需借助基础研究突破,可推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此类研究不像基础研究那样‘天马行空’,而是从需求出发,最终指向应用落地。”他说。
重大科学问题更强调“底层逻辑”。在重大问题难题终选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冰松推荐了一个问题——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邹冰松说,希格斯粒子是标准模型中最晚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对其性质的研究可能是突破现有物理理论的关键,但其性质至今不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短期内未必产生应用价值,但从长远看可能引发革命性突破。”他说。
虽然不同领域各有侧重,但科学家推荐问题难题时都体现了一些共性标准: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回应社会民生关切,或体现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
参与重大问题难题遴选的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说,入选问题难题应具备8个特点: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引领性、可行性、长远性、动态性、创新性。“这些标准如同筛网,可以确保入选问题难题是真问题、真难题,能对国家长远规划产生深远影响。只有聚焦这些本质问题难题,才能避免科研资源的分散。”丛斌说。
基于对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重大问题难题遴选方式发生变化:从“各个学会收集问题并投票”转变为“科学家提名推荐”。
陈坚认为,这一转变的核心价值在于“站位更高”。科学家凭借对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能更精准地识别关键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更聚焦问题的战略意义。”陈坚说。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认为,发布重大科学问题可引导学科发展,也是一次科普机会。
重大问题难题发布意义重大,如何提升问题质量并促进其解决?
在质量提升方面,陈坚提出“三层共识”机制:首先,由科学家领衔提炼问题,凝聚学术共识;其次,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组织,形成政策共识;最后,吸引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达成产业共识。
在落实层面,“持之以恒”成为关键词。陈坚强调:“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要抓住核心,久久为功。”以景益鹏关注的“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为例,解决该问题需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的巨大投入,更需理论物理的突破。
重大问题难题如同灯塔,指引着中国科技驶向更广阔的未来。正如陈坚所言:“发布重大问题难题,是应对当下科技创新挑战的起点,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伏笔。”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本网站评论服务协议
科技日报 2025-07-07
|
环球网 2025-06-11
|
证券时报 2025-05-20
|
凤凰网科技 2025-04-28
|
环球网 2025-03-13
|
科技日报 2025-03-13
|
环球网 2025-01-21
|
网易科技报道 2025-01-01
|
畅享生活 2012-07-22
|
畅享生活 2012-07-24
|
光明日报 2022-04-09
|
畅享生活 2012-07-24
|
环球网 2023-08-10
|
畅享生活 2012-08-14
|
畅享生活 2012-08-01
|
畅享生活 2014-10-01
|
科技日报 2025-07-07
|
环球网 2025-06-11
|
证券时报 2025-05-20
|
凤凰网科技 2025-04-28
|
环球网 2025-03-13
|
科技日报 2025-03-13
|
环球网 2025-01-21
|
网易科技报道 2025-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