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的判断标准
2022-04-27 19:18:48  来源:中医中药网   浏览:

1.理论标准 学是建立在基础上的独立学科,具有其完备的理论和方法。所谓理论标准,就是诊断结论和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的认识必须符合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要对病人作出明确的诊断,就必须在客观存在的疾病现象中挑选出能从某一侧面反映病人所患疾病本质的一些特殊现象作.为诊断的依据,这些诊断依据一开始是“约定俗成”的,逐步变成“明文规定”,成为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标准。这一标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求因的基本特点。近儿年来,中医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国家管理局颁布了中医临床症状、证候和病名诊断的“国家标准”,并开始推广应用。这些标准同样属于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标准。

2.经典标准 从历史上看,中医多是师承或自学成才。经典著作一直是学医者学习和临证的准则。历代有名医家之成长,都是在苦读经典之后,有所心悟,有所发挥,而成为良医的。因此,中医经典著作既具有无可替代的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上古圣人”之言被视为诊断的重要标准,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我们提倡创新,也不赞成经典著作”字字珠玑”之说,但在没有充分发掘总结其科学内涵状态下,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轻易否认中医经典的作用。这也是中医诊断的方法学特点之一。

3.疗效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临床医生,无论是哪个学派,无论以何种理论为指导,诊断的是与非,最终都以疗效为标准。医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好的疗效。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的疾病虽然诊断正确,疗效却不显著。正如《内经》所说:“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实践标准的重要性。相反,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们才能够不断完善思维,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4.实验标准 中医指标辨证是建立在中医诊断学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理化检测指标进行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发展。近年来有关指标辨证的含义还有一些争议,这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有些已比较成熟,有些还在探索阶段。对此既不能操之过急,妄下定论,也不能永无休止地停留在观察、探讨的水平上,而应当将指标辨证的方法及成果逐步引入中医诊断体系之中,以确立其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推动中医诊断研究的深入发展。当然,开展指标辨证研究并不是单纯引进西医诊断学的理论,而是借助其先进的诊断方法,将其检查结果赋予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的意义。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本网站评论服务协议

相关文章
央视新闻  浏览:199
2025-04-28
法治日报  浏览:119
2025-04-28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112
2025-04-28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9
2025-04-27
人民日报  浏览:182
2025-04-22
畅享生活  浏览:53
2025-04-21
畅享生活  浏览:208
2025-04-21
畅享生活  浏览:43
2025-04-21
畅享生活  浏览:37
2025-04-21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47
2025-03-28
畅享生活  浏览:54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64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56
2025-03-20
关 注
最新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5-04-27
人民日报 2025-04-22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2025-03-28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5-02-20
热门
畅享生活 2014-03-29
中国甘肃网 2022-04-18
中华网文化 2022-04-13
畅享生活 2013-12-31
推荐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5-04-27
人民日报 2025-04-22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2025-03-28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5-02-20
人民日报 2025-01-01
人民日报 2024-08-10